如何用小程序打造私域流量!
2021.02.05
如何通过小程序搭建私域流量?这里为大家总结了以下几种方式:
1、小程序+小程序产品矩阵
小程序+小程序矩阵的布局方式,适合业务繁杂的企业,比如“keep”、“苏宁易购”。大家一定有发现,当我们在微信小程序上搜一个品牌时,会出现很多搜索关键词相关的小程序,每个小程序都有对应的场景,这就是所谓的小程序矩阵。
小程序矩阵可以定义为:将自身业务或服务切分成多个小程序,用来针对不同场景和用户需求,提供专一和轻量级的功能或服务。并且每个小程序的业务是闭环的,相互之间形成跳转、协作的关系,形成一个完整的小程序产品生态,这就是小程序矩阵。
在如何搭建与引流上,小程序矩阵又可以概括为三种模型:
一是利用一个主小程序为流量入口,通过不同场景的延伸,将主小程序的流量引入其他小程序。如肯德基以门店点单小程序作为强流量入口,引流到V金商城、宅急送、K咖啡等小程序,带动品牌的场景延伸。
这种小程序矩阵模式,既能方便顾客点单、满足线下门店的引流业务,又能让用户直达不同场景功能,很大提升流量的价值,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二是通过多个裂变小程序引流到主小程序,快速增长主小程序的用户数量,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降低主小程序被封杀的风险。如京东与“来客有礼”小程序合作,在“来客有礼”上发布裂变式抽奖活动,吸引用户参加并引流到“京东购物”小程序上,从而快速增加“京东购物”小程序的流量。
由于具有裂变分享性质的小程序有被微信封杀的可能性,因此将具有危险性的小程序单独列出来,形成一个为主小程序引流的保护矩阵,可以既安全又快速地引流,这种模型适用于具有强裂变性、重分享性质的业务。
第三种模型的小程序没有主次之分,主要是通过业务布局,让小程序之间互相关联,以多方位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如去哪儿旅行网的小程序矩阵。
去哪儿旅行小程序矩阵包括“去哪儿旅行”、“旅行账本”、“航班服务”、“打包助手”等小程序,每一个小程序都延伸到其他场景链接到其他小程序,这种主要是根据场景建立的小程序矩阵,可有效占据搜索流量,形成流量矩阵。
2、小程序+公众号
公众号本身是一个流量聚合体,粉丝具有较明显的共同特征,是小程序很好的推广路线。打造公众号品牌IP,将其余小程序绑定在一起,小程序与服务号之间进行通过微信支付,如购买完成后自动关注公众号。
这种 方式更多的是用公众号为小程序赋能,打造出一个具有导购性质的内容生态,用小程序给公众号吸粉,这样就形成一个既能很好传递产品信息,又能快速转化、引流的商业闭环。
3、小程序+客服+社群
“客服”也即微信个人号,是私域流量众多载体中留存率、触达率高的载体。据相关数据显示,在疫情期间,通过个人号一对一服务及朋友圈营销的转化率高达56%。
在这个模式中,个人号作为流量的中转站及精细化运营载体,个人号的“人设”打造运营成功与否,决定了给其他业务导流效果的好坏。在裂变吸粉上,结合公众号、小程序、社群,做倒漏斗裂变活动,将流量的过滤源头换成个人号。
此外,这种“社群+”模式结合小程序直播则能够很好地解决私域流量沉淀之后的活跃度运营问题。小程序直播功能是微信官方赋能给小程序以增强小程序营销功能的一个营销组件,用户可以在直播间直接购买商品,缩短了用户产品购买的思考时;此外直播间还支持点赞、评论、优惠券等功能,可以很好地提高用户的参与感、粘性和活跃度。
私域流量说白了就是“养鱼模式”,在消费信息愈加透明、消费愈加聪明和理智的时代,商家与客户的关系不再像以前那样粗暴——要么付费,要么滚蛋。而是大家像朋友一样,在一个特定的场景里(可以是个人号、微信群、直播间)沟通聊天,待时间到了、感情到位,用户真实地感受到了商家的真诚与产品的品质,转化付费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